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时间:2024-07-05 17:28:5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39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4.03.10 上饶市人民政府
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饶府发[2004]23号)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加快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特制定本《决定》: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坚定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心与决心。


1、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任务。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对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江西建设成“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目标和把我市建成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推进上饶的工业化进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收入,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实现上饶在江西东部快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各地、各部门务必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确立职业教育在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发展经济就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的思想观念,把发展职业教育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并将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在全市组织实施。


2、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加快上饶的工业化进程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3、从现在起到2008年,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是: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方针不动摇,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5年累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达15万人,力争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达到4:6。
--各县(市、区)必须办好一所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在校生规模:
30万以下人口的县(市、区),在校生达1000人以上(横峰县);
30—50万人口的县(市、区),在校生达2000人以上(信州区、铅山县、弋阳县、万年县、德兴市、婺源县);
50—70万人口的县(市、区),在校生达2500人以上(上饶县、玉山县);
70—100万人口的县(市、区),在校生达3000人以上(广丰县、余干县);
10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在校生达4000人以上(鄱阳县);
各县(市、区)职业学校在校生达总人口的4.5‰。
--在继续办好现有普通中专的同时,加快中专教育资源整合步伐,提升职业教育层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5所(2所公办、3所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到2008年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2万人。
--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村新增和剩余劳动力以及劳务输出人员15万人次,达到人口数的25‰,培训城镇在职职工6万人次,达到人口数的10‰,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万人次。90%以上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培训;全市中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达50%以上,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数20%以上。


二、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构建职业教育新体制。


4、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统筹、分级管理、社会参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
强化县(市、区)人民政府在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要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线,积极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防止职业教育资源流失和浪费。
成立市、县“职业教育中心”。市职教中心放在高职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各县(市、区)可将职能相近的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教育机构合并为“职教中心”。使职教中心真正成为当地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岗位培训为一体的综合职业教育机构和劳务培训输出基地。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合并前各教育机构的名称、职能保留,主管部门不变)。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群众受益的原则,市、县(市、区)职教中心成立后,原来由劳动、农业等部门负责的就业、上岗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的组织工作仍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职教中心负责培养、培训。


5、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要依法保障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确定、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以与本地、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
从2004年起,按照国务院要求统一规范中等、高等职业学校的名称,并体现职业特点。
公办职业学校可以按不同专业的实际教育成本和市场供求变化,在省定职业中专收费限额内,自主确定收费标准,报同级物价部门备案。
全市各级各类公、民办职业学校的招生要打破条块分割,根据学生的意愿自主选择学校,对市内各职业学校(公办、民办)的招生、宣传,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互相支持,不得设置障碍。只要在市内各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年终评估、考核时,可同时计入户口所在县(市、区)的招生任务。


6、推进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选拔、任用那些热爱职教事业、进取心强、善谋实干、开拓创新、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担任职业学校校长。鼓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能人担任职业学校校长。
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制,推行校内结构工资制,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公办职业学校的教师定编可按普通中专学校的标准核定,并实行定编不定人,除少量的文化基础课教师和管理人员相对固定外,兼职教师由学校按所开专业的需要自主聘任。各级政府应将核定编制内的教师工资总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7、加大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职业学校要重点强化职业技能教学,其理论教学要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时间原则上按照一比一的要求配置;要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基本文化知识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全市各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全面引进“二元制”教学模式,实行“校企结合,产教结合”。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实行“订单”式教育。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选择一批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改善专业教学条件,提升职业教育适应和服务市场经济的能力。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逐步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受教育者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分段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全社会、开放型、多功能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心,满足不同求学、待岗、在岗人员就业、深造、更新知识、增强技能等多种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在搞好就业教育的同时,要做好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工作,积极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为学生接受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创造条件。


8、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随意招收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就业的要责其纠正并给予处罚。


9、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教育行政、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和学校要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的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在市职业教育中心(市高职院)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企业招工要优先录用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
金融机构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优先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生产经营提供小额贷款。认真执行国家对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办好实习基地、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鼓励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政府贴息贷款,扶持职业学校及其校办企业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对职业学校所属的企业和为学生、社会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市、县(市、区)职教中心要设立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就业服务机构。


10、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法》规定的政府及社会各方面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做强做大公办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各县(市、区)政府要依法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经济和高素质劳务输出的重要事业来做强、做大、做精。对于管理不善、办学效益很差的公办职业学校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要大胆改革办学体制。可以实行“国有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的办学体制改革或引进民办学校的运行机制。现在任的公办学校教职工自愿举办职业教育或到民办职业学校任职、任教的,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各地也可视具体情况继续保留这部分人员工资部分的财政拨款。


11、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民办学校征用办学用地只缴纳国家、省有关用地规费和支付农民补偿费。免除市、县(市、区)两级一切征地规费。经批准开办的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举办公益事业和外商投资的有关优惠政策,其师生享有与公办学校师生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简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审批程序。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可以采取出租或转让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措施,对民办职业学校予以支持。
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市内大型企业单独举办或与高等学院联合举办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应依托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工培训和后备职工培养。
加大职业教育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职业学校与县外、市外、省外职业教育学校联合办学,鼓励加盟外地“职教集团”,探索股份制办学模式。
建立政府奖励民办职业教育机制。民办职业学校每培养一个合格的职校毕业生,当地政府要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励。


12、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积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民掌握特色农业技能的本领,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三、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促进职业教育新发展


13、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职业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切实改变我市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的状况。
各级人民政府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监督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20%,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建设经费。
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都必须安排一定数额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扶持骨干和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


14、为鼓励、支持职业学校做大、做强,对举办起点高、规模大的公、民办职业学校,当地政府可参照省政府办公厅(赣府厅抄字[2004]11号)关于“优质高中工程”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5、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教育经费,由市、县(市、区)职业教育中心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16、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切实减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负担。对不符合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各类收费,政府要责令有关部门严肃查处。


四、加强领导、部门配合,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


17、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各地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科教兴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把发展职业教育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各地各部门在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同步制订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在部署经济工作的同时,要同步布置职业教育工作;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要同步抓好职业教育工作;在考核经济工作实绩的同时,要同步考核职业教育工作的业绩;在加大经济发展投入的同时,要同步加大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市人民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列入县(市、区)领导任期目标,作为考核县(市、区)工作和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要调动各方面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人民团体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主动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服务。
市、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都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18、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建立督导评估机制。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职业教育管理,规范职业教育秩序,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要建立市人民政府评估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加强和改进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市教育行政和劳动保障部门每年都要对各县(市、区)教育行政和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要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为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和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服务。


19、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各条战线创业、立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要不断提高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待遇。要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树立技术标兵、能手。市政府要设立职业教育奖励基金,表彰在职业教育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四年三月十日



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

国家教育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

1985年7月31日,国家教委


根据中央关于精简机构,紧缩编制,提高工作效率,合理使用人员的指示精神,必须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管理。为此,特制订本试行办法。
一、为了科学地合理地计算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普通高等学校的人员编制可按校(院)本部、专职科学研究人员、实验实习工厂(包括农林院校农场、林场,下同)和直属单位四个部分列编。各部分人员的范围暂作如下规定:
(一)院(校)本部教职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人员:
1.教学人员,是指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包括以从事教学工作为主兼做党政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已长期调离教学工作、担任行政领导工作或其他工作的原教学人员。
2.实验技术人员和图书资料人员,是指在实验室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和在图书馆、资料室工作的图书资料人员,以及因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少数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如绘图、摄影、动物饲养、模型制做和仪器修配人员。
3.政治工作人员,是指学校党、团、工会的专职工作人员以及学生政治辅导员。
4.行政管理人员,是指在学校各级职能机构及在各系的办事机构做行政、教学、科研等管理事务的工作人员。
5.工勤人员,包括行政方面的技术工人、炊事员和勤杂工等。
(二)专职科学研究人员,是指在经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科学研究所、室专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因承担主管部门下达的国家科研项目而配备的专职研究的人员(包括研究所、室的党政干部、科研辅助人员和生活后勤人员),不包括未经主管部门批准,学校自行建立的研究所、室的工作人员,以及接受委托科研任务需要的科研人员。
(三)实验实习工厂人员,是指为教学、科研服务为主而建立的校办工厂的人员。
(四)直属单位人员,是指学校举办的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出版社、印刷厂、校医院(医务所)、招持所人员。
二、普通高等学校校(院)本部的人员编制应按附表规定的编制标准计算。各院校非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超过规定的编制标准。但各院校可视工作需要,在不超过校(院)本部总的编制人数的情况下,各类人员之间可以互相调剂。高等学校的各级领导班子,暂定为:校(院)长三至五人,党委书记二至四人;处级机构设处长(主任、馆长)、副处长(副主任、副馆长)二至三人;科级机构设科长、副科长一至二人。各系设系主任、副主任及党总支书记三至五人。
三、普通高等学校专职科研人员编制,由主管部门根据批准学校建立的科学研究所、室和承担的科研任务,具体审核批准。
四、普通高等学校实验实习工厂(包括农、林院校的农林牧场)的人员编制,理(包括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理科)、工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按该院校(科)在校学生人数的3%~5%的幅度核编;一般院校,按该院校(科)在校学生人数的1%~3%的幅度核编。全国重点农林院校,按在校学生人数的4%~6%核编;一般农林院校,按在校学生人数的2%~4%核编。
五、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夜大学专职的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可根据是否需要做辅导、做实验、批改作业等情况,在1∶15到1∶20的幅度内安排。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部,专职的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可根据是否设有辅导站,定期辅导等情况、在1∶20至1∶50的幅度内安排。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所在院校,可根据制定专业考试计划、组织编写课程考试大纲、教材,开展考试研究等情况,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二至四人,承担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任务的院校,可根据是否需要组织考试、命题、阅卷、实验、考籍管理等情况,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三至七人。
六、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其他直属单位的人员编制,应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或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七、凡情况特殊,或因学校规模较小、或是新建的学校,经主管部门批准,人员编制亦可略高于这个标准。
八、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包括原教育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在本《试行办法》公布实施前,向学校下达的单项编制标准,只能作为学校安排人员的参考。各院校应在本编制标准范围内,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院校内各单位的人员编制。
九、高等专科学校、短期职业大学的编制标准,暂由中央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编制标准自行研究确定。体育、艺术院校因情况特殊,其人员编制由主管部门参照本试行办法研究确定。
附件:编制标准表七张及说明

附表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综合大学校本部教职工编制标准
--------------------------------------------------------------------------------------------------------------
| | 1985年 | 1987年 | 1990年 |
| |------------------------------|------------------------------|------------------------------|
|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规 模|------------------------------|------------------------------|------------------------------|
|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 (人) |--------------|--------------|--------------|--------------|--------------|--------------|
| |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
|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
| 2000| | |1∶2.5|1∶5.5| | |1∶2.8|1∶6.5| | |1∶3.3|1∶7.5|
| 3000|1∶2.5|1∶5.5|1∶2.6|1∶5.6|1∶2.9|1∶6.5|1∶3.0|1∶6.6|1∶3.3|1∶7.5|1∶3.4|1∶7.6|
| 5000|1∶2.6|1∶5.6|1∶2.8|1∶5.8|1∶3.0|1∶6.6|1∶3.1|1∶6.8|1∶3.4|1∶7.6|1∶3.5|1∶7.8|
| 8000|1∶2.8|1∶5.8|1∶3.0|1∶6.0|1∶3.2|1∶6.8|1∶3.3|1∶7.0|1∶3.5|1∶7.8|1∶3.6|1∶8.0|
|10000|1∶3.0|1∶6.0| | |1∶3.4|1∶7.0| | |1∶3.6|1∶8.0| | |
--------------------------------------------------------------------------------------------------------------

附表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科院校校(院)本部编制标准
--------------------------------------------------------------------------------------------------------------
| | 1985年 | 1987年 | 1990年 |
| |------------------------------|------------------------------|------------------------------|
|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规 模|------------------------------|------------------------------|------------------------------|
|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 (人) |--------------|--------------|--------------|--------------|--------------|--------------|
| |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
|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
| 2000| | |1∶2.5|1∶5.5| | |1∶2.8|1∶6.5| | |1∶3.3|1∶7.5|
| 3000|1∶2.5|1∶5.5|1∶2.6|1∶5.6|1∶2.9|1∶6.5|1∶3.0|1∶6.6|1∶3.3|1∶7.5|1∶3.4|1∶7.6|
| 5000|1∶2.6|1∶5.6|1∶2.8|1∶5.8|1∶3.0|1∶6.6|1∶3.1|1∶6.8|1∶3.4|1∶7.6|1∶3.5|1∶7.8|
| 8000|1∶2.8|1∶5.8|1∶3.0|1∶6.0|1∶3.2|1∶6.8|1∶3.3|1∶7.0|1∶3.5|1∶7.8|1∶3.6|1∶8.0|
|10000|1∶3.0|1∶6.0| | |1∶3.4|1∶7.0| | |1∶3.6|1∶8.0| | |
--------------------------------------------------------------------------------------------------------------

附表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院校校(院)本部教职工编制标准
--------------------------------------------------------------------------------------------------------------
| | 1985年 | 1987年 | 1990年 |
| |------------------------------|------------------------------|------------------------------|
|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规 模|------------------------------|------------------------------|------------------------------|
|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 (人) |--------------|--------------|--------------|--------------|--------------|--------------|
| |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
|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
| 2000| | |1∶2.7|1∶5.7| | |1∶3.1|1∶6.6| | |1∶3.4|1∶7.6|
| 3000|1∶2.5|1∶5.5|1∶2.8|1∶5.8|1∶2.9|1∶6.5|1∶3.2|1∶6.7|1∶3.3|1∶7.5|1∶3.5|1∶7.7|
| 5000|1∶2.6|1∶5.6|1∶3.0|1∶6.2|1∶3.0|1∶6.6|1∶3.4|1∶7.2|1∶3.4|1∶7.6|1∶3.6|1∶8.2|
| 8000|1∶2.8|1∶5.8|1∶3.2|1∶6.5|1∶3.2|1∶6.8|1∶3.6|1∶7.5|1∶3.5|1∶7.8|1∶3.8|1∶8.5|
|10000|1∶3.0|1∶6.0| | |1∶3.4|1∶7.0| | |1∶3.6|1∶8.0| | |
--------------------------------------------------------------------------------------------------------------

附表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农林院校校(院)本部教职工编制标准
--------------------------------------------------------------------------------------------------------------
| | 1985年 | 1987年 | 1990年 |
| |------------------------------|------------------------------|------------------------------|
|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规 模|------------------------------|------------------------------|------------------------------|
|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 (人) |--------------|--------------|--------------|--------------|--------------|--------------|
| |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
|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
| 2000|1∶2.4|1∶5.4|1∶2.5|1∶5.5|1∶2.8|1∶6.3|1∶2.9|1∶6.5|1∶3.2|1∶7.3|1∶3.3|1∶7.5|
| 3000|1∶2.5|1∶5.5|1∶2.6|1∶5.6|1∶2.9|1∶6.4|1∶3.1|1∶6.5|1∶3.3|1∶7.5|1∶3.4|1∶7.6|
| 5000|1∶2.6|1∶5.6|1∶2.8|1∶6.0|1∶3.0|1∶6.6|1∶3.3|1∶6.8|1∶3.4|1∶7.6|1∶3.5|1∶7.8|
--------------------------------------------------------------------------------------------------------------

附表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药院校校(院)本部教职工编制标准
--------------------------------------------------------------------------------------------------------------
| | 1985年 | 1987年 | 1990年 |
| |------------------------------|------------------------------|------------------------------|
|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规 模|------------------------------|------------------------------|------------------------------|
|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 (人) |--------------|--------------|--------------|--------------|--------------|--------------|
| |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
|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
| 1000|1∶2.3|1∶5.0|1∶2.4|1∶5.0|1∶2.5|1∶6.0|1∶2.6|1∶6.2|1∶3.1|1∶6.5|1∶3.2|1∶6.6|
| 2000|1∶2.3|1∶5.0|1∶2.5|1∶5.2|1∶2.7|1∶6.2|1∶2.8|1∶6.3|1∶3.1|1∶7.0|1∶3.3|1∶7.2|
| 3000|1∶2.4|1∶5.2|1∶2.6|1∶5.4|1∶2.8|1∶6.3|1∶3.0|1∶6.5|1∶3.2|1∶7.2|1∶3.4|1∶7.5|
| 5000|1∶2.5|1∶5.5| | |1∶2.9|1∶6.5| | |1∶3.3|1∶7.5| | |
--------------------------------------------------------------------------------------------------------------

附表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财经政治院校校(院)本部教职工编制标准
--------------------------------------------------------------------------------------------------------------
| | 1985年 | 1987年 | 1990年 |
| |------------------------------|------------------------------|------------------------------|
|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规 模|------------------------------|------------------------------|------------------------------|
|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 (人) |--------------|--------------|--------------|--------------|--------------|--------------|
| |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
|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
| 2000|1∶2.8|1∶6.0|1∶3.0|1∶6.2|1∶3.2|1∶6.8|1∶3.4|1∶7.0|1∶3.6|1∶7.5|1∶3.7|1∶7.8|
| 3000|1∶3.0|1∶6.2|1∶3.2|1∶6.5|1∶3.4|1∶7.0|1∶3.6|1∶7.3|1∶3.7|1∶7.8|1∶3.8|1∶8.2|
| 5000|1∶3.2|1∶6.5|1∶3.4|1∶6.8|1∶3.6|1∶7.5|1∶3.8|1∶7.6|1∶3.8|1∶8.0|1∶4.0|1∶8.5|
--------------------------------------------------------------------------------------------------------------

附表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外语院校校(院)本部教职工编制标准
--------------------------------------------------------------------------------------------------------------
| | 1985年 | 1987年 | 1990年 |
| |------------------------------|------------------------------|------------------------------|
|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 |
|规 模|------------------------------|------------------------------|------------------------------|
|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重点学校 | 一般学校 |
| (人) |--------------|--------------|--------------|--------------|--------------|--------------|
| |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合计 | |
|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教师 |
|----------|------|------|------|------|------|------|------|------|------|------|------|------|
| 1000| | |1∶2.2|1∶5.0| | |1∶2.5|1∶5.5| | |1∶2.7|1∶6.0|
| 2000|1∶2.2|1∶5.0|1∶2.3|1∶5.2|1∶2.5|1∶5.5|1∶2.6|1∶5.6|1∶2.8|1∶6.0|1∶3.0|1∶6.2|
| 3000|1∶2.4|1∶5.5|1∶2.5|1∶5.6|1∶2.8|1∶6.0|1∶2.9|1∶6.2|1∶2.9|1∶6.5|1∶3.2|1∶6.8|
--------------------------------------------------------------------------------------------------------------

附件: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校(院)本部教职工编制标准》的说明
〔1〕本编制标准,一般学校是以2,000名学生的学校为基础计算的,重点学校是以3,000名学生的学校为基础计算的。如果一般学校学生不满2,000名,应按2,000名的比例计算;重点学校不满3,000名,应按3,000名的比例计算。一般学校在2,000名以上,不满3,000名的,其超过2,000名部分,应按上一档规模,即3,000名的比例计算;重点学校学生在3,000名以上,不满5,000名,其超过3,000名部分,应按5,000名的比例计算。例:某一般综合大学学生2,600名,则教职工编制为714+600÷3.0=914人。余类推。
〔2〕本表所指“学生”包括计划内本专科学生、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和干训生,不包括同高校办在一起的中专班、夜大学和函授部学生。
〔3〕在计算“教职工和学生比例”时,学位研究生1人折本科学生2人,研究生班学生1人折本科学生1.5人,留学生1人折本科学生3人,进修生1人折本科学生1.5人,留学生预备部的学生按本科学生计算。


青岛市土地变更登记暂行办法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土地变更登记暂行办法
市政府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土地登记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变更登记是指土地初始登记后,因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改变或转移,以及土地的主要用途、界限、他项权利等初始登记内容发生变化,而须依法办理的登记。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青岛市行政区域。

第四条 青岛市土地管理部门是本市土地变更登记的行政主管部门。
各市、区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的权限分工,负责本辖区内的土地变更登记工作。

第五条 凡有下列原因之一的,土地所有人使用人或他项权利人均须自原因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变更登记:
(一)依法通过土地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二)因赠与或继承、买卖、交换、分割地上附着物引起土地使用权转移的;
(三)因农用土地交换、调整引起土地使用权或土地所有权变更的;
(四)宗地合并或宗地分割的;
(五)因机构调整、企业兼并等引起土地权属变更的;
(六)因土地权属变更引起他项权利转移的;
(七)更改土地使用人、土地所有人的名称、地址的;
(八)变更土地主要用途的;
(九)其他须申请土地变更登记的。

第六条 进行非农业建设使用土地的,土地使用人须自工程竣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变更登记。

第七条 土地所有人、使用人及他项权利人发现土地初始登记内容有错、漏登记的,应及时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第八条 申请土地变更登记,须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土地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或个人身份证明;
(三)原土地所有证或土地使用证;
(四)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五)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六)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第九条 土地管理部门须在接到土地变更登记申请后,进行审核,对变更登记规定的,应报人民政府批准后,变更土地注册登记内容,更换或更改土地证书。

第十条 土地管理部门对未按规定如期申请变更登记的,可按非法占地处理,并可视情节轻重,报经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土地登记、吊销土地证书。

第十一条 土地所有人、使用人、他项权利人申请土地变更登记,须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缴纳土地登记费用。

第十二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青岛市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199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