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国家计委、监察部、农业部关于1995年深入开展反腐败继续治理乱收费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6-24 21:07:4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9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计委、监察部、农业部关于1995年深入开展反腐败继续治理乱收费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计委 监察部等


财政部、国家计委、监察部、农业部关于1995年深入开展反腐败继续治理乱收费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计委、监察部、农业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物价局(委员会)、监察厅(局)、农业厅(局、委、办),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反腐败工作会议对今年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部署,经全国治理乱收费联席会议研究决定,1995年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把治理乱收费作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抓落实,力争取得更大成效。现特作如下通知:


一、要继续巩固治理乱收费取得的成果,狠抓取消的乱收费项目的落实。各级财政、计划(物价)、监察、农业等部门要对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国家计委公布取消的收费项目和中办发〔1993〕10号文件取消的涉及农民负担收费项目,以及省级(含省级,下同
)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明文规定取消的收费项目,进行逐项对照检查,落到实处,切实减轻社会和群众的负担;对违反国家规定设立收费、基金、附加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继续顶风乱收费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上缴同级财政,情节严重的,要追究
有关领导责任;对一些突出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二、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进行专项治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狠刹在公路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中小学乱收费,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三股不正之风,对每个专项都确定了牵头和参加的部门,建立了责任制。各级财政、计划(物价
)、监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交通、公安、教育、农业等主管部门,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开展专项治理,并监督检查专项治理的落实情况,取得明显成效。要针对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规章,强化管理,使之规范化、法制化。
三、抓紧做好清理和整顿各种基金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5〕25号文件规定,把清理整顿各种基金作为治理乱收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抓紧抓好。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清理整顿
的基础上,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设立的基金,要坚决停止执行;确需保留的基金,要逐项登记,按规定汇总上报。
四、继续抓好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统一规定和财政部(94)财预字第37号、65号文件以及财预字〔1995〕2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抓紧研究落实,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
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做好组织实施和应缴收入的催缴入库工作。凡是中央和地方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要坚决纳入预算;对暂不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同时,要建立经常性检查制度,在1995年底的税收财
务大检查工作中,要将行政性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检查行政性收费的缴库情况。
五、要加快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法制建设。目前,各地已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法规的,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管理办法,尚未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收费票据管理法规的地区,要在治理乱收费整章建制阶段,抓住时机,尽快制定
和建立起来。同时,要编制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目录,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1995年4月17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边州建设、交通、水利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边州建设、交通、水利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延州政发〔2010〕2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委办局:



  《延边州建设、交通、水利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1月31日州政府13届2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0年二月二十三日 











延边州建设、交通、水利行业



 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解决建设、交通、水利行业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根据《建筑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相关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州内建设、交通、水利行业在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跨年工程)的建设单位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州、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分级负责州、县(市)属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缴纳和管理工作。建设、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协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



  第四条 建设单位应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定的开户银行缴纳保证金,并实行专户管理。



  保证金包含在工程总造价内,从应付工程款中列支。



  第五条 建设单位按工程项目缴纳保证金,标准为工程承发包合同价款的4%-5%。具体工程项目保证金标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定。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及时足额缴纳保证金,在保证金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提前支取之日起15日内补缴保证金,使保证金余额始终不低于规定的标准。



  第七条 保证金的保证期限为自该工程开工之日至竣工验收备案后60日。



  第八条 用工单位在保证期限内未发生工资拖欠行为的,下一个保证期限可按应存储金额的1%逐次调减,但不能少于应存储金额的2%;已启用保证金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建设单位按核定存储保证金标准增加1%补存;已被准予调减存储标准的建筑施工企业发生拖欠行为的,仍按标准存储并逐次调增1%,最高不超过合同价款的6%。



  第九条 在工程项目申请施工许可前10日内,建设单位携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工程项目合同,到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报缴纳计划。



  第十条 建设单位按时足额缴纳保证金后,凭保证金存款单据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向建设单位出具《已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通知书》。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持《已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通知书》到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办理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未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不予签发施工许可,不予办理工程验收、复工等手续。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将建筑工程项目或承揽工程项目分包、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承担全部责任。劳务分包企业将劳务作业转包给其他组织或个人,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劳务分包企业支付所拖欠的工资,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三条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调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时,工资被拖欠者有举证责任。相关证据属于用工单位管理的,用工单位应予以提供。用工单位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能提供证据证明未拖欠工资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责令用工单位限期支付工资。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责令用工单位限期支付农民工工资。逾期仍不支付的,启动保证金支付程序。



  (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开展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和举报专查中发现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经核查确认的;



  (二)用工单位负责人逃匿或死亡,造成工资拖欠的;



  (三)用工单位将工资发放给“包工头”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造成工资拖欠的;



  (四)其他情形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的。



  第十五条 银行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提前支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通知书》,及时办理保证金提前支付手续。



  提前支取保证金程序启动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支付情况书面通知保证金缴纳单位,并督促其及时补缴保证金;逾期未补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告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在建工程予以停工,对已竣工工程不予验收备案。



  第十六条 保证期限届满后,建设单位应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书面申请办理保证金退还手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自接到申请1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确认无拖欠情形的,在5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出具《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退还通知书》。



  第十七条 银行凭《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退还通知书》,退还缴纳单位保证金本息。



  第十八条 用工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按月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



  第十九条 用工单位发放工资,应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不得将农民工工资拨付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代发。用工单位委托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的,应当与银行签订相关协议,受委托银行应当按时将农民工工资拨付到个人账户,由农民工持卡或存折支取工资。



  第二十条 用工单位应编制农民工工资支付明细表,如实记录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支付数额等情况,按月报送同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第二十一条 建设、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行业内部用工单位农民工工资日常发放及保证金缴存情况,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



  第二十二条 建设、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批准未存储或未足额存储保证金的工程项目施工的,该工程所发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由准予施工部门查处。



  第二十三条 公安部门负责调查处理涉嫌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逃匿案件,协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处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



  第二十四条 用工单位违反国家工资支付规定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由当地有关部门将该企业记入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向社会公布;发生拖欠行为超过三次,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相关部门可依法对其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等进行限制,并给予包括降级直至注销资质证书的处罚。



  第二十五条 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质量问题扣减农民工工资发生争议的,由建设单位组织建设工程监理等有关部门予以确认,并出具书面证明,交双方当事人各一份,用工单位自行决定无效。当事人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可自收到确认证明之日起5日内,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投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在7日内予以书面答复。



  第二十六条 农民工与用工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事实清楚、不及时裁决会导致农民工生活困难的案件,以及涉及农民工工伤、患病期间工资待遇的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先行裁决。用工单位不执行裁决的,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 用工单位未按月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报送工资支付明细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责令按时报送。逾期不报送的,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按时缴纳或补缴保证金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提供虚假资料领取保证金本金和利息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退回,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十条 负有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银行工作人员挪用保证金或由于其他任何原因造成保证金流失的,应按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延边州建设、交通、水利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暂行)》(延州政发〔2008〕5号)同时废止。



关于发布《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试点)证书发放及使用暂行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环保局


关于发布《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试点)证书发放及使用暂行管理规定》的通知
1996年12月3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总会、总公司)环保机构:
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试点工作的有效进行,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现发布《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试点)证书发放及使用暂行管理规定》,请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试点)证书发放及使用暂行管理规定
随着ISO14000系列标准的发布,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展开,对已通过体系审核的企业将发放证书,为保证证书的权威性、公正性及有效性,国家环境保护局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试点证书(以下简称“证书”)实施统一管理。试点审核机构应严格遵守如下规定并
制定相应的操作程序,以保证本规定的有效实施。
一、证书的发放标准
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应符合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要求并得以有效运行。经审核机构确认通过后准予发证。
二、证书的发放程序
1.申请审核的企业经审核机构确认通过后,由审核机构将审核决定及证书正副本上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批;
2.证书由审核机构向企业颁发,同时将副本抄送国家环境保护局备案。并在1个月内与企业签订证书使用合同。
三、证书的内容与格式
1.证书中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①证书名称(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证书);
②获准审核企业的名称、地址和邮政编码;
③依据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编号与版次;
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范围;
⑤通过审核的生效期和有效期;
⑥证书编号;
⑦审核机构名称与标志;
⑧审核机构盖章并代表签字;
2.证书文种
①证书使用中文打印;
②为适应国际贸易需要,可按申请者要求在同一张证书内使用中文和其他文种,也可发出与中文证书内容一致的其他文种证书。
3.证书编号
试点证书一律采用如下格式编号:
试 ×××× ×××
-- -------- ------
| | |
| | |------审核机构发证序号
| |--------------------发证年份:1996、1997……
|----------------------------试点证书标记
4.证书版式
证书的版式由审核机构自行确定,分正本、副本二种,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备案,证书批准后,版式不得变更。
四、证书的使用
1.证书持有者应按审核机构的要求控制其证书的使用,审核机构应按规定要求对证书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2.证书持有者只能使用由审核机构书面允许的特定标志或宣传用语。
3.环境管理体系证书和审核标志仅用于与企业环境管理有关的宣传与证明,不可用作解释其产品的属性。
五、证书的有效期
审核的有效期暂定为3年,试点证书的有效期到更换正式证书时为止。
六、证书的换版
待试点工作全部结束后,由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认可委)认可的审核机构向认可委提出书面申请,经认可委对相应审核结果进行确认后,方可换发带有国家认可标志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证书。具体实施办法待认可委成立后另行规定。
七、证书的维护及撤销
1.企业应将其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变更及时通知审核机构,由审核机构决定是否进行重新评定。
2.审核机构在接到企业的相关方投诉后,应及时组织复评。
3.在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复评及监督中,如发现严重不符合或体系运行无效,由审核机构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决定撤销审核,收回证书。
4.如发现企业滥用证书或审核标志,审核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责令其予以纠正。